“衣着干净上下班”,给职工体面是更大的尊重

中工网 昨天11:32

据8月26日《工人日报》报道,2025年,山东省建设建材工会按照山东省总工会“职工小家”建设部署,在建设项目开展“衣着干净上下班”试点工作,为建筑工人配备或改造升级洗衣、洗澡、更衣等设施设备。“不仅是洗干净了衣服,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现在,咱不再是灰头土脸的建筑工,能更自信地融入城市了。”一位工人由衷感慨。

冬天冷得洗衣直冻手、夏天热得工装能拧出水——这是不少建筑工人在工地上的生活写照。如今,工地上有了洗衣机、烘干机、淋浴间,工人们可以“清清爽爽上工、干干净净下班”,不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增强了他们的规范意识和职业自豪感,工作中干劲更足。

更重要的是,这项举措让工人切实感到了“体面”。长期以来,“灰头土脸”似乎成了一线建筑工人的标签。如今,当工人以更加整洁、自信的风貌融入城市,收获的不仅是劳动所得,还有劳动尊严。从这个角度看,改善洗澡、洗衣条件看似“鸡毛蒜皮”,却恰恰是切中痛点的人文关怀。

现实中,聚焦职工急难愁盼,为职工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贴心服务,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小”改善,往往能够成为提升职工幸福感的“加分”项,比如,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的“爱新餐”、开到职工身边的“移动体检车”、为职工带娃“减负”的暑期托管服务……各地工会“娘家人”的关爱,正在为劳动者筑起温馨的港湾。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让工人衣着干净上下班,不仅是工作条件的改善,更是对辛勤劳动的一种致敬和回馈。期待更多地方工会主动挖掘、持续拓展类似的“小切口”,把人文关怀做细做实,让更多职工切实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

责任编辑:王天羽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