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焦庄村:七夕民俗话传承 邻里相聚情更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3:4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 通讯员 苑肇波

8月28日,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焦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其乐融融,一场以“我们的节日——七夕”为主题兼具邻里温情的“相聚七夕 情满邻里”民俗文化座谈会在此热闹举行。活动通过分享传说、体验民俗、亲子互动等多元形式,深挖传统节日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邻里间焕发新活力。

座谈会上,“七夕”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从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到“乞巧节”“女儿节”等别称的由来,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娓娓道来,让现场充满了传统节日的浪漫氛围。同时,大家还围绕七夕节的民俗文化展开深入探讨,详细介绍了 “穿针乞巧”“制作巧果”“炸桑叶”等经典习俗。所谓“穿针乞巧”,是姑娘们手执五色丝线,对着月光穿过连续排列的九孔针、五孔针或七孔针,穿得最快者便被视为“得巧”,尽显古代女子对巧手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七夕应节食品中,以油、面、糖为原料制成的巧果最为出名,款式多样的巧果不仅口感香甜,更承载着“乞巧”的美好寓意;此次活动中,“炸桑叶”作为特色民俗美食亮相,独特的风味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传统饮食文化的别样魅力。

除了文化分享,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动手体验环节。手巧的村民们拿出剪刀与彩纸,精心剪出牛郎织女、喜鹊、银河等与七夕传说相关的花样,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充满了祝福与创意;还有村民带领大家一起缝沙包,五颜六色的布料在手中翻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大小不一、色彩鲜艳的沙包,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让大家在协作中增进了感情。

“今天的七夕活动太丰富了!既能动手做巧果、缝沙包,体验老辈人传下来的民俗,又能和邻居们坐在一起聊聊天,感觉邻里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这样的活动特别好、特别有意义!” 参与活动的村民高昕笑着说道,话语中满是对活动的认可与喜爱。

亲子互动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家长们带着孩子参与民俗体验,耐心讲解七夕节的文化故事与习俗寓意,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有效增强了村民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推动了民俗文化的普及。

焦庄村党支部书记焦现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七夕节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我们举办此次七夕主题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唤醒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搭建一个邻里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进而营造家庭和睦、乡邻和谐的良好氛围。”

焦庄村此次举办的七夕民俗文化活动,正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生动实践,不仅让传统节日“活”了起来,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责任编辑:王保珠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